诗人借助树这一自然物的形象进行了艺术构思。
并通过这一感性形象,对现实进行理性的认识,便形成了诗中的思想。“一棵树,一棵树/彼此孤离地兀立着/风与空气/告诉着它们的距离”。这是各自独立的树。接着诗人又借“根”的形象入笔:“在看不见的深处/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”。这些相互在地下根须相连的树,便给读者形成了思想认识:树既是独立的个体,又是一个团结的整体。以形写神,这个神,就是事物对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性格所在。当然,诗中的情思,不是抽象的,而是溶解在诗的形象里的情思。这首诗写于1940年,那正是抗日战争的关键年头,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,中国人民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。表面看来,每一个人都以个体的行动参加了这场伟大的战争,可实际上,所有的人民都在为同一块生养自己的土地而战斗,诗中的树,其实正是坚贞不屈、团结战斗的中国人民的象征。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