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人意识清楚,有能力变换自己的卧位,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某种卧位。
如急性腹膜炎的病人,为减轻腹痛而采取屈膝仰卧位。舒适卧位是指病人卧位时,感到轻松自在,身体的各个部位处于合适的位置。维持舒适卧位的重要性及作用如下:
(1)协助病人增加身心舒适,达到完全休息的目的。
(2)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,降低关节的压力和活动限制,维持正常的功能位置,避免关节及肌肉挛缩。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,可分为稳定性卧位和不 稳定性卧位:
(1)稳定性卧位:支撑面大,重心低,平衡稳定,病人感到舒适。如平卧位。
(2)不稳定性卧位:支撑面小,重心较高,难以平衡。病人为保持一定的卧位造成肌肉紧张,易疲劳,不舒适。如两腿并齐伸直,两臂也在两侧伸直的侧卧位。
(3)至少每2h变换卧位1次,并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,能避免骨突处皮肤破损,预防发生压疮。
(4)某些卧位能减轻症状,起到协助治疗的作用。
发布评论